降維打擊!人大教授:我在大學里看到了中小學殘酷競爭的后果

更新:2021-04-23 10:21壹壹高考網

降維打擊!人大教授:我在大學里看到了中小學殘酷競爭的后果

高中老師說:“上了大學,現在拼命學,就輕松了”,到了大學,你會發現,如果你聽信了這句話,就會被高中老師害了,越好的大學,競爭越激烈,學習的壓力越大,那些松懈的學生,只能“混過”四年人生最美好的時光。

而這樣“混日子”的大學生,還不是少數!面對成片上課睡覺的大學生,《人民日報》曾經“怒批”:你不失業,天理難容!

降維打擊!人大教授:我在大學里看到了中小學殘酷競爭的后果

為什么我們中小學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學生,那些也許曾經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學生,到了大學卻自甘墮落了呢?

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高鋼,把10歲的兒子送到美國讀書,經過對比中美教育的種種差距,得出結論:我在中國的大學里看到了束縛孩子天性的應試教育的后果!

中國人民大學,是中國的頂尖大學,是多少學生夢寐以求的求學圣地,但是高鋼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時,發現這里的學生,普遍缺乏孜孜不倦、持之以恒的進取精神,主要體現在:

1、“掛科”是極其普遍的現象

即便是在中國人民大學,學生“掛科”也是普通的現象,他們對老師布置的高難度的作業公開表示不滿,對老師要求閱讀的文獻敷衍了事,幾乎很少有學生有完整的課程之外的學習計劃。你很難想象這些經過高考拼命廝殺取勝的優秀學生,到了大學會這樣消極。

2、課堂上,學生無精打采,甚至埋頭睡覺

他們的課堂,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,總有一些學生無精打采,甚至埋頭睡覺,當老師組織課堂討論時,學生會選擇沉默。大學生在剛剛贏得可以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自由航行的機遇之際,卻普遍呈現出無精打采,行動怠慢,無所事事,手足無措。

3、學生閱讀量少,知識面很窄

我們大學要完成的課程數量,比美國的大學多得多,但是大學生實際觸及的知識范圍、掌握的知識總量和美國大學生相比,卻相差很大,同樣一個學期,美國學生的閱讀數量是中國學生的五倍以上。但是,當老師布置了大量的閱讀時,學生會抱怨,當上課沒有統一的教材時,學生會抱怨。當老師嚴格要求時,學生會給老師“打低分”,最后形成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“寬容”的默契。

而這一切,都是中小學應試教育產生的“惡果”!看到這里,我們高中老師不能再為學生考了多少分而欣喜了,而是要看我們的學生,在大學的發展情況,有沒有持續發展的能力。其實,作為高中老師,我們也經常這樣“降維打擊”初中的教育,那些初中竭盡全力考上高中的學生,在高中同樣沒有后勁,同樣顯得比較呆滯,同樣學習能力不強,學習動力不強。

問題非常明顯,越往上,要求越高,教育培養的不是死記硬背的書呆子,不能只用學生考多少分來衡量,而是要看我們培養了一個什么樣的人,一個能持續發展,能獨立思考,樂觀面對困難,創新解決問題的人。這個道理,也許我們都懂,但是因為教育“內卷”,我們的教育,卻越來越功利,素質教育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,緩慢前行。

去年,倡導素質教育的南京一中校長,被家長在雨中要求“下課”,今年,南京一中換了新校長,是否和這個原因有關,我們不得而知,但是起碼看出來,學校大張旗鼓地宣傳或實施素質教育,可能并沒有什么多少市場。站在大學,或者人生的高度看,多考幾分,少考幾分,也許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學生素質和能力,但是站在考試的角度看,多考1分,可能就能“干掉一千人”,少考1分,可能就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。這個不改變,想讓中小學改變“應試教育”,真的很難。

如何才能走出教育“內卷”,讓素質教育徹底打敗應試教育,培養出更多人才呢?我覺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:

第一,提高高中的錄取率,甚至“普及高中”

中考50%的錄取率,讓這種殘酷的競爭,不是從高中開始的,而是從初中開始,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。

小學階段,學生還有大量的閱讀時間,但是到了初中,基本上沒有閱讀時間了,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,為了能考出更好的成績,老師不斷加大作業量,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被剝奪,學習的興趣降低,成績不好的學生被分流,成績好的學生,到了高中還會進一步分層,最后考上大學的學生,不一定是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,最多只能說是會學習的學生。

如果能提高中考的錄取率,讓初中競爭不那么激烈,初中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素質教育,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養,在高中進行進一步分層,這種現象可能會被緩解。

第二,提高藍領工人的待遇,讓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職業學校

如果不能普及高中或者提高高中的錄取率,那么就應該讓更多的家長能接受“分流”,接受孩子不是“學習的料”這個現實。

現在國家扶持職業教育,雖然有免學費等優惠,但是很多家長依然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職業學校,因為這些學校的生源差,管理差,孩子容易學壞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孩子畢業之后,就要進工廠,人生一眼就看到頭了,這些藍領工人的待遇不高,尤其是福利不好,工作辛苦,家長還不愿意接受十四五歲的孩子過這樣生活的現實。

如果能夠提高藍領工人的待遇,讓他們也非常有尊嚴地生活,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是愿意把孩子送到職業學校的。

第三,提高大學錄取率,大學寬進嚴出

對于大學教授來說,可能不能理解初中和高中殘酷競爭的現實,即便看到問題,也很難改變。如果我們大學好考了,大家都能考入大學了,名牌大學之間的差距不明顯了,我相信初中和高中老師,也不會那么辛苦地把學生送到大學,逼著學生去刷題,去追求分數了。

提高大學的錄取率,讓大學寬進嚴出,那個時候,真正辛苦的就是大學老師了,學生在小時候,綜合素質得到發展,到了大學,開始各顯神通,這才是正確的軌跡,而現在的情況是,很多大學生不如幼兒園的孩子,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遵守紀律,都知道上課不能睡覺,但是大學生睡到一片的情況,卻非常普遍,為什么能這么囂張?因為大學老師不用管他們,制約不了他們,他們能混到畢業,靠一個文憑,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。

如果把平時的表現都計入考核分數,掛科畢不了業,學分不夠畢不了業,這樣我相信能把大學生培養的更好。

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:“壹壹考生網”,關注了解更多

熱門推薦

相關推薦

猜你喜歡

一卡二卡三新区入口欧美_好男人视频在线观看2019_国产成+人+综合+欧美 亚洲_男女之间差差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