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就是張昆瑋,一個“備受爭議“的高材生!
張昆瑋,1992年出生在山西晉中,從小成績優異,初中畢業的時候考了全省第一,隨后又在數學、物理和信息學競賽當中拿到了兩個省級一等獎以及全國奧賽的金牌,憑借著優異的成績,2009年,張昆瑋被保送到清華大學,而且還被選拔進了“姚班”,這是一個“天才匯集”的班級,可以說是中國最聰明的一群人。清華“姚班”是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、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所創辦,創建這個班的目的,就是要為國家培養出能跟麻省普林斯頓畢業生直接pk的計算機頂級人才,所以姚班的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內頂級的互聯網公司工作。
張昆瑋憑借突出的個人能力,本科畢業后在清華大學繼續讀研,雖然最后放棄讀博,但是選擇了到谷歌工作,年薪100萬左右。然而,這樣一個高薪崗位,卻沒能讓張昆瑋滿足,干了一段時間后,他選擇了放棄,在他看來:
在北京,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,我不愿意像成功學說的那樣,為了成功舍棄一切,我想在工作之余融入愛好,想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,透支所有的精力去換幾百上千萬一套的房子,過一種被牢的人生,我不愿意。之后,張昆瑋選擇回山西老家,在一所二本大學當起了老師,因為還沒有解決“終身大事”,張昆瑋選擇了在網上征婚,認為自己憑借清華姚班的畢業證和大學老師的身份,應該可以找到合適的女友,沒有想到,卻換了更多的嘲諷,有人直言:月薪3000元,不配找女朋友。
也許是受到了刺激,之后一年,張昆瑋開始努力工作賺錢,課外去輔導競賽,寫程序,就這樣很快,他的月薪到了50000元,他再次選擇網上征婚,其實,這一次,張昆瑋多少有些情緒在里面,因為他想要用金錢來證明自己。
然而,讓張昆瑋沒有想到的是,這一次他引來了更多的嘲諷,很多網友諷刺他“過于自信”,甚至還說如果女的長這樣早就被罵坦克了等等。
這些評論,顯然讓張昆瑋“始料未及”,第一次征婚,因為錢少被諷刺,第二次征婚,因為外形被嘲諷,一個清華大學的高材生,竟然落到如此地步。
面對這些嘲諷,張坤瑋沒有選擇直面回擊,在4月2日,他再次發文感嘆了一番,表示“男性除了辛苦賺錢,當作一個工具人,究竟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”,最后還表示以后不會在網上征婚了,也許這次網友們的反應,讓他看透了些什么。
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,張坤瑋的征婚,其實并沒有什么“過度自信”,但是也似乎不是真正為了征婚。即便是長得有些“油膩”,但是憑借著這些條件:清華大學學霸,智商過,月薪5萬,收入可觀,再加上大學教師的保底條件,想要在當地找個姑娘結婚,也并不是什么難事,如果不是在網上征婚,他本來可以聽到很多“好話”,很多對他的稱贊;但是,他偏偏選擇了網絡,對于多數根本沒有機會,或者不想嫁給她的女孩,或者一些見不得別人優秀的旁觀者來說,都可能會嘲諷他來過過“嘴癮”,這并不是張坤瑋的錯,也不是說他不優秀,而是他選擇了一個錯誤的“征婚方式”,你覺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