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高三才明白,有些人的努力,其實不堪一擊,2類學生可“上岸”

更新:2021-04-23 10:18壹壹高考網

到高三才明白,有些人的努力,其實不堪一擊,2類學生可“上岸”

高三開學后的第一個周末,有學生跟我請假:“老師,我要回家調整”。我問他,請假可以,但是需要告訴我怎么調整。然后,這名同學告訴我他為什么要請假在家調整,和怎么調整。聽完他的解釋,我決定“放行”。

高三后期,班里每一個學生都在努力,但是更多的學生,其實處于一種“偽勤奮”狀態,這種狀態,這種努力,其實效果不一定明顯,甚至可以說沒有效果,但是多數學生都在持續,為什么?因為“焦慮”。

這種焦慮,首先體現在學生身上。每天老師布置多少作業,學生就去做做多少作業,至于做作業的目的是什么,他們不知道,也不愿意去想,因為別人都在做作業,自己如果不做,就感覺“吃虧”了,就感覺自己要落后。

其實,老師也是如此!我們不斷給學生布置作業,但是布置作業的目的是什么?通過作業反饋出學生的問題了嗎?我們的講解,有沒有解決學生的問題?其實,這都是未知數!但是,老師還是在不斷布置作業,因為學生如果沒有題做,老師心里也會發慌,也會焦慮。

高三后期,學生有做不完的題目!其實,對于多數學生而言,是做不完的,這讓很多學生產生了挫敗感。在高三后期,多數學生其實都在渾渾噩噩地學習,只有兩類學生,能夠經過復習,切實提升自己的水平。

第一類,成績優秀的尖子生

高三復習,一般是強者越強,弱者越弱,這種復習,不一定能彌補學生之間的差距。成績好的學生,通過復習,發現了自己的問題,然后能彌補自己的問題,從而讓自己的成就更加優秀;而很多成績差的學生,每天忙著應付作業,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好,也就根本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了。

成績好的學生,一般會跟著老師的復習思路,但是絕對不會只跟著老師的思路,他們屬于學有余力的學生,因此會有自己的“小計劃”。

比如,之前我接觸一個考北大的學生,在跟學生交流經驗的時候,爆出自己的一個“秘籍”,數學每天用十幾分鐘做一道高考大題,就這樣,當別人的學生對高考題還不熟悉時,他已經做熟了近幾年的高考題,水平自然就高了很多。也許很多老師都要求學生做高考題,但是什么時間做,做到什么程度,關鍵還在于學生如何落實。

成績好的學生,對于高考考什么,怎么考,自己學什么,怎么學,缺什么,怎么補,都有清晰的認識,絕不是糊里糊涂學習的學生,否則也不會考到650分以上。

第二類,懂得取舍的中等生

成績好的學生,畢竟是少數,多數學生,都是成績平平的學生,老師的作用,至關重要!但是,重視老師的作用,并不是意味著要跟著老師亦步亦趨,畢竟老師是面向整體進行教學的,自己的問題,還要自己清楚。

高三的作業,對于多數學生可能是做不完的,如果每天都在“題?!崩锱啦簧蟻?,這樣的學生,成績也很難提高。

所以,對于中等的學生或者下游的學生,也要學會取舍:

首先,是對知識點的取舍,要根據平時做題和老師的講解,建立起知識體系,每一科都要明確知道哪些單元重要,哪些知識點重要,要把有限的精力,用在關鍵的知識點上,對于自己已經會的知識點,或者怎么也不會的知識點,或者經常不考的知識點,都可以大膽舍棄。

其次,就是對試題的取舍,每次做完題,一定要學會總結,要對試題進行“復盤”,看看哪些題目是自己粗心錯誤的,哪些知識點是自己會做卻沒有做對的或者沒有得滿分的,哪些題目是自己確實不會的。

老師不講就會的,老師怎么講也不會的題目,也可以大膽舍棄,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,用在“高考必考,一看就會,一做就錯”的題目上。

也許,很多人會想,我舍棄那么多,會不會影響自己的成績?但是,你要想清楚,如果不舍棄,自己能不能在最后三個月把這些問題解決?對于一般的學生,什么都想做好,往往什么都做不好,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,只要能在自己提分的地方,真正提分,一科哪怕多對一個選擇題,總成績也會提升二三十分,而在高三最后三個月,能提升二三十分,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。

不管如何,越到最后,越需要“精準提分”,糊里糊涂的學習,時間很快就過去了,很難起到效果。

到高三才明白,有些人的努力,其實不堪一擊,2類學生可“上岸”

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:“壹壹考生網”,關注了解更多

熱門推薦

相關推薦

猜你喜歡

一卡二卡三新区入口欧美_好男人视频在线观看2019_国产成+人+综合+欧美 亚洲_男女之间差差差